客户服务热线: 159 2037 7521

联系我们

广州戈西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旗下品牌:童声童气

卉卉老师:159 2037 7521(微信同号)

QQ:1822 160 592

Email : 1822160592@qq.com

总部地址: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317号东山印象台2楼207/208铺

首页  »  少儿之家  »  乐知天地

乐知天地

童声期共鸣的技巧训练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18/6/2 15:00:39    点击量:



      在声乐教学中, 通常把6岁到12岁儿童的声乐培养称之为童声训练。童声训练作为声乐教学的启蒙期,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应当有效地利用这一摇篮期,帮助学生培养起音乐兴趣,并提升其音乐素养与气质。可以说,童声期不仅是声乐教学的起点,它还决定着学生音乐生涯的长度。在这一意义上,童声期发声教学成果对声乐教学来说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毁俱毁。


       与成人声乐教学应该做到面面俱到不同,童声期的声乐教学切不可贪多、贪大、揠苗助长。童声期声乐教学在遵循“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的观念之外,给学生传授必要的演唱技巧也是非常重要的。教会学生科学的呼吸法、如何寻找声音的位置和共鸣腔等等在成人声乐教学中微不足道的教学过程,却是在童声期不可忽视的教学法则。


共鸣的技巧训练

       共鸣技巧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一个专业演唱者演唱水平的高低。在童声期声乐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共鸣技巧。共鸣包括 :头腔共鸣、胸腔共鸣、口腔共鸣。


       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结合童声期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制定适宜的共鸣技巧训练 :


1.寻找头腔共鸣点。美国著名研究儿童歌唱的权威专家哈蒂,在其著作中说 :“一般儿童在他们未受到相当好的训练之前,绝不允许大声歌唱,否则,美的音质就会消失。”头声是头腔共鸣,唱高音必须要有良好的头腔共鸣,否则学生就无法获得美妙清脆的高音。儿童要获得好的头声,必须从弱声的哼唱训练开始,因为哼唱可以让学生慢慢体会寻找共鸣点,以便发现声音缺点,从而进行纠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哼唱“eng”引起软腭后面垂直部分震动,并导致鼻咽腔通道的打开,同时放松了下颚,在呼吸的配合下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头声。


2.寻找胸腔共鸣点。胸腔共鸣常在中低声部时运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会学生喉部肌肉适当放松,喉头下降,即让学生想象“口含一口水,想说话”的感觉,学生会好奇地试一试、想一想,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喉部放松的感觉。如此方法,能增大咽喉共鸣腔体空间,使之与胸腔共鸣器紧密连接,同时要注意声音的位置。


3.寻找口腔的共鸣技巧。口腔共鸣需要儿童打开口盖,让发生器官变长变大。可以让学生用“吞汤圆”的方法先打开喉与口腔的空间,再找共鸣。口腔的共鸣要做到“一松一提”,即“放松大舌头,提起小舌头”。放松的舌根有许多方法,例如让学生把舌头伸出来,左右摇头使舌晃动,可以体会到舌头的紧张度,而小舌头的提起是要注意用面部的表情来帮助提起的。解决了舌和小舌头的问题,口腔共鸣的技巧就能轻松掌握了。


       当然,我们童声童气的老师已经有一套完整系统的声乐教学方法,不仅成效高,且趣味性足,深受小朋友的喜爱,爱声乐,爱唱歌的宝贝,我们等你哦!